第(2/3)页 要说伏龙亭侯,这些混迹京中的军士或许听过,却不会立刻想到就是郭斌。历朝历代的京城之中,最不缺的便是皇亲国戚。在京中,一个小小的亭侯,算个什么? 然而,最近因为朱儁初战失利,导致军中士气大跌,皇甫嵩为了提振士气,便将京中不日将派遣大将前来支援的事情传了下去。为了树立典型,他更是命人将郭斌在阳翟县以七百人大破三万黄巾军的英雄事迹大肆渲染,并在军中广泛流传。众人不晓得郭斌之所以能在阳翟县大胜三万黄巾军,非但手下便有一千二百多人的正规军士,还有五千多的民夫作为后勤支援,更有伏龙山庄与阳翟县城牵制了黄巾军的大量兵力的缘故。 然而,这是一个崇拜英雄的时代,此时长社城中也的确需要一位英雄。故郭斌便被皇甫嵩推了出来,其阵前一招生擒黄巾军大将何曼的事情更是被传得沸沸扬扬。 如今,长社城头上众军士一听下面领着一百人冲击黄巾军大营之人竟然便是郭斌,那自然是士气大振,纷纷为他摇旗呐喊。此时,早已上了城头的皇甫嵩按照计划,传令击鼓,于是藏在女墙后面的十几面大鼓一同奏响,配合了郭斌所率骑兵冲锋时铁蹄踏地的隆隆声,气势升腾,遮天蔽日,便仿佛长社城中的守军发动了总攻,夜袭黄巾军大营一般。 此时,关羽和张飞各自听到城中鼓声大作,知道郭斌已然发动突袭,纷纷指挥军士踏营而入。众人手腕上悬挂着精钢所制的环首刀,腿侧则挂着骑兵弓,在关张两位勇将的带领下突入大营,距离远了就以弓箭射杀,到了近处则以环首刀劈砍。 两支三百人的骑兵队伍仿若划过猪油的热刀一般,途中踢翻营帐无数,马蹄所踏伤踩死的黄巾军兵不可计数。关张二人一个抡圆了青龙偃月刀,如刀光包裹的旋风般刮过大营;一个挥舞着丈八蛇矛,似出洞的巨蟒般刁钻而无可匹敌。所遇敌将,竟一人能招架得住。郭斌则自正南面带领一百特种战士冲杀,直奔黄巾大营的中军帐而去。 三支大军所过之处人仰马翻,喊杀声,求救声,马蹄声混作一团。缺乏战争经验的黄巾军,在这七百军兵的突袭之下,不及披挂,连兵刃亦没有功夫理会,只往大营两侧逃窜,竟无一人想着抵挡一下。 饶是三支大军机动灵活,行动迅捷,待得突破黄巾大营,在约定的中军大帐外合兵一处时,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了。 郭斌见中军大帐处灯火通明,刀枪林立,人影幢幢中一众黄巾军皆是身穿皮甲,手持长枪,知道波才果然有了准备。当下在七百骑士的簇拥下出阵,朗声道:“伏龙亭侯,骑都尉,领越骑营,阳翟郭斌踏营而来!” 中军帐中波才一听竟是郭斌前来,心中又是愤恨又是恼怒:“这个郭斌几次坏我太平道大事,实在是可恼可恨!” 可待他正要上马出阵去会一会郭斌时,却见郭斌玄龙枪一挥,身后七百骑兵站成三排,一同前冲,竟然往几千黄巾军精锐组成的军阵直愣愣地冲击而来。黄巾军看了都有点发愣:“这些骑兵都傻了吗?以骑兵冲击枪阵,与送死有何区别?” 正当黄巾军愣神之际,却看到对面的七百骑兵将手中沾满鲜血的环首刀一放,手中已然换上了骑兵弓。只听“砰!砰!砰!”弓弦震动声不绝于耳,七百支利箭如飞蝗般直扑而来。因为此时双方距离已经不到五十步,黄巾军又没有携带大盾,此时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在如此近的距离下,本来便以穿透力著称的三棱头利箭的杀伤力更是无与伦比。漫说是府库中堆积了不知道多少年月的皮甲,便是普通的铁甲亦是应声而透。 一时间手持长枪,组成枪阵抵御骑兵冲锋的黄巾军精锐死伤惨重。 待得骑兵两轮箭矢放完,距离枪阵已经不足十步。这时候,近半年训练的效果便显现出来了。只见以一百特种士兵为首,众军一齐勒马,战马长嘶着人立而起,一个旋身便停住了脚步。这是平日里众人惯常训练的内容,便是为了应付这样的战斗,此时施展出来,却是将一众黄巾军惊得愣在当地。原本是农夫的他们,那里见过如此高超的骑术? 当一两个人施展出这样极为高端的骑术时,人们可能会感叹他骑术高超;而当七百人同时以如此夸张炫酷的方式勒停战马时,除了对其高超的骑术的感叹,骑兵行动的统一性所形成的视觉震撼,也是极能慑服人心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