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这个是长远的损伤,并非燃眉之急,那么分发军粮的吏员若是以次充好,将掺了沙子乃至腐坏的粮食分发给各营,则必会引起军士的不满。将责任都归在主将身上是必然的,这必将损害主将的威信,造成军令执行不力。这样的隐患,便极易在激烈的战斗中爆发出来,到了那个时候,损失便不可预估了。再严重一点儿,士兵吃不饱,引发军乱乃至炸营,这责任便是贵为左中郎将的皇甫嵩亦承担不了。死罪或可免去,活罪却是难逃。 因此,大军主帅这个位子,并非是谁都可以坐的,也不是随随便便在军中一点资历都没有的人可以胜任的。这个职位不仅需要作为三军主帅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许多看不见的软实力更是极为重要。 所谓的软实力,指的是什么呢?在此时而言,是人脉。 作为三军主帅,你手下必须要有一批极能干的人供你驱使。在这个时代的话,你要有门生故吏。因为这些人基本是与你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的,他们起码不会起坏心害你,所以你基本是可以完全信任他们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胜任军中的工作,许多极为重要的职位,必须要具备专业知识,比如算数和记账。 而你的这些手下若全是些只懂得羽扇纶巾、扮帅耍酷的“文士”,是难以胜任这许多工作的,盖因许多繁琐而繁重的工作恰恰是极为重要的。因此,这些人必须熟悉军中事务,在军中若敢以外行领导内行,那便预示着死期不远了。 所以说,历朝历代,但凡是临危受命的三军主帅,总要有说得过去的军中履历。不仅是懂得兵法,不会中了敌方的诡计,更重要的是你自己能了解军中情弊,在作战时便会少犯许多低级错误;能有人为你分担军中繁重的工作,便不会被下面的人蒙蔽;能有人帮助你掌控军队,便不会出现将令不行的尴尬。 也因此,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但凡是到了一定的级别和职务,朝廷都会允许你自己任命属官。而这些属官,就是你的“故吏”,他们会成为你们在任上最值得信任之人。而这些“故吏”的来源,自然不会是在大街上随便抓个人就是的。这时,同乡、门生、亲戚、朋友等便会成为最主要的属官来援。 这些人有的毛遂自荐,有的受亲友举荐,若事情并非极为紧急,于不紧要的位置安排几个人,当做人情,也是世所常有。而这些属官虽来源各异,却肯定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职位不高,有的是白身,有的直接便是二世祖。而一旦得任高官的属吏,可谓是飞上枝头做了凤凰,这看在许多人眼中,便成了典型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而像皇甫嵩此时的情况,新近接手北路大军,新的吏员虽已到任,却还需要人员的磨合,需要完全了解自己所负责的事务,需要思考自己工作的运行和人员的熟悉,这些都需要时间。而正是这段时间,许多人新到任,人头不熟悉,往往在史书上便会被描述为“军心不稳”。 其实所谓的“军心不稳”,许多时候指的便是这种人事问题。大军更换主帅,会造成军心不稳;大军遭遇败仗,军中伤亡惨重,也会造成军心不稳。造成军心不稳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可其恶果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大军将“难堪一战”。 因此自古以来,临阵换将便是军中大忌。若是新任的主将不靠谱的话,像董卓这样,急于求成,便会导致大军惨败;而若是新任的主将靠谱的话,像皇甫嵩这样,稳扎稳打,也会花费至少一两个月的时间稳定军心。 此次北路军两易主将,原本再拖上一个月便能将黄巾军主力聚歼在广宗的大好形势,知道如今到了十月份还没有一点眉目,而且“将黄巾军主力聚歼”这个战略目标,在现有的条件下,恐怕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