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黄巾之乱 第一百四十八章 宗师之力-《重生东汉末年》


    第(3/3)页

    “桩步五势”和“行步”的练习要在拳场中走遍东西南北各个方向也称为“四门八方”。这种串连起来的拳路可按一定路线周而复始地循环练习。初学者可以先学基本的,以及变化简单的,随着功力加深和练功时条件的不同再不断补充和不断变化各种拳势和动作。

    梅花拳的对练拳路“成拳”除了必须要在“四门八方”各个方向上练习外,它的抓拿摔打的动作和拳势皆可以因人而异,随时编造。到了梅花拳的更高级的对练拳路“拧拳”时,更是“手无定手、脚无定步,势无定形、见劲使劲、引进落空、见空按豆,随势而布。”这便是方才道袍老者说的一番话了。这种“架子”、“成拳”、“拧拳”的变化和不定的形态,使得它们的内容可以灵活多变,无穷丰富。

    因此,梅花拳便似宇宙万物一般,具有千弯万化,无穷无尽的特性。因此这种拳法,极其需要练习者的应变能力,而梅花拳也因此被人说成具有“开发智力”的功效。

    关风龙笑道:“所谓拳无拳,艺无艺,无艺之中是真艺。你的降龙掌法也很是不俗,何不拿出来探讨一番?”

    就这样,几人就在此处口中谈论,手中比划,讲解起拳掌来。两位武术大宗师经验与智慧的碰撞,所产生的的火花让郭斌等人受用不已。这一场切磋和辩论,若是让江湖中人拾得一鳞半爪,便足以创下极大的名头,因此郭斌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这从未涉及的武学领域,浑然不知时间的飞逝。

    几人也是越说越是兴奋,看夜色降临,董杏儿早就将随身带来的熏鸭、熏鱼以及借此处的炉灶所制的几碟小菜端了上来,又变戏法般地从马鞍下面拿出了一个酒葫芦,给众人倒在碗中,赫然便是价值几千钱一壶的阳翟特产“英雄血”。

    直到这时,关风龙方主意到董杏儿,在火光下看了她一会儿,方道:“丫头姓什么?”

    董杏儿道:“老爷子,我姓董。”

    关风龙看了道袍老者一眼,点点头,道:“果然如此,令尊可是单名一个奉字?”

    董杏儿喜道:“老爷子,你也知道我爹爹?”

    关风龙道:“杏林圣手悬壶济世,天下谁人不知?你这丫头,竟与他长得这么像。”

    郭斌虽未曾见过董奉,却曾听华佗说董杏儿与其父长得极为相像,此时又听关风龙这么说,不由脑补董奉的形象,暗道:“杏儿既然如此俊美可人,想必董老前辈也是极为儒雅俊秀的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