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谓“废史立牧”,是时任太常的刘焉向汉灵帝建言提议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但是结果却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包括刘焉在内的州牧上任后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 这种导致中央与地方权力失衡的决策,其源头便是来自黄巾之乱。 因为黄巾之乱发生后,各地的郡守、县令守土有责,其手中的权力,便从原来的行政权和司法权,扩大到军事权力。各地的行政长官,便在实际上成为了集军政权力于一体的土皇帝。因此,中央权力暗弱,地方权力增强,便成了黄巾之乱后东汉王朝权利分配的基本走向。 郭斌在前世看到许多历史学家说黄巾起义虽然没有成功,却从根本上重创了腐朽的东汉王朝,为东汉王朝的覆灭敲响了丧钟。当时他还不明白,真正的黄巾之乱不过是长社与广宗两场大的战役,可以说在当年就被官军扑灭了。而东汉王朝明明是在五年后倒在了中央权力斗争上,为什么说五年前的黄巾起义将东汉王朝覆灭呢? 直到重生之后,郭斌设身处地,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观察这个问题,方恍然大悟。 正是因为黄巾之乱打破了中原权力的平衡,才使得东汉王朝一步一步迈向灭亡。所以说,王夫之的“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便不难理解了。只是汉朝强的不是中央政府,而是地方割据势力罢了。直到历史上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中原王朝对周边的游牧民族依然是极为强势的,最令人熟知的例子就是官渡之战后,曹操北征乌桓的战役。 虽然如此,也不能说郭斌所做的努力就是没有用的,至少目前为止,他已经救了二十几万人的性命了。而郭斌此次去找皇甫嵩,便是为了救下城内十五万黄巾军的性命。 进入大帐,皇甫嵩却正在与手下幕僚商议军情。 皇甫嵩见郭斌到了,也不抬眼,低着头问道:“出去跑马了?” 郭斌顿时老脸一红,要说到了广宗一个月了,军中众人不是胆战心惊就是忙忙碌碌,只有郭斌最为清闲。既不用担心皇甫嵩将他的官位撸下来,也不用忙着熟悉新工作,加强对手下的把控,将练兵的任务交给戏志才与郭嘉二人后,郭斌便每日里带着关张二人以及董杏儿出营去了,直到天黑了方回营。 皇甫嵩虽然没有说什么,当面之时,郭斌还是感到有点不好意思。不过随即正容道:“中郎,卑职有重要军情,要单独向中郎汇报。” 见郭斌如此郑重其事,知道他虽然自由懒散惯了,于大事上却从不含糊。心知必有大事发生,便挥挥手,命帐中众人退下。待众人走干净后,皇甫嵩方道:“说说,到底是什么天大的事情,能让你郭潜阳如此郑重其事。” 郭斌来到皇甫嵩身前,低声道:“中郎,张角死了!” 这一句话,差点儿将皇甫嵩惊得坐到地上去。忙扶着桌案,缓缓坐下,过了半晌,方道:“消息可属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