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就是说,这位北宋的落地秀才,立志做汉奸,而到了西夏竟真的能做到国相,帮助西夏大了许多大胜仗。为什么?便是因为我们祖先传承了几百几千年的这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游牧民族大多骁勇善战,只是其组织能力不强,制度不完善,便极难有效地整合内部,形成合力。而一旦“见多识广、才能卓越”的中原秀才得了重用,将中原先进的组织秩序带了过去,无论是军队的作战能力还是民间的赋税征收能力,较之原始的部落制度不知道要先进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因为他愣啊,他敢打敢拼命啊,再稍微长点儿脑子,组织起来,有了集团优势,就能把文明社会没见过血的老百姓打得头也不敢抬。 而在古代战争中,之所以能在占领城市后将其迅速稳定下来,户籍图书更是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县中的大族、有实力的豪门、经常闹事的小混混、老百姓都害怕的流 氓头子,这些在县衙的档案中都是写得清清楚楚的。若要掌握一个县城,必须要得到县中大族的支持,还要惩治小混混,以收买民心,再收买流 氓头子,用以威吓老百姓,这叫打一巴掌,给一个红枣。 而可对守城的战争起到更加直接作用的,诸如城墙哪一段是老城墙,哪一段新近修过,这些信息定然也会记录在案。防守的时候,便可以依照其坚固程度,合理地调配兵力,这也是可以直接形成战斗力的例子。另外,守城需要民夫吧?他们打仗你不放心的话,运送军械、粮草,修补城墙等一系列力气活,得让他们干吧?怎么招募?当然是通过户籍册子了。此时的户籍册子上不仅记录了每个人的家庭住址、性别、年龄、体貌特征,甚至连其财产也有记录。 战乱之中,总有人趁机作乱,或者侵占民田,或者侵犯人其他财产,只要保存有县衙中的财产登记记录,便可有效抑制这种情况发生。行事方正、公平,正是安定民心,迅速掌控地方的不二法宝。 非但如此,在地理位置上,县衙大都处于城市的中心,又是城中的交通枢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调动兵员、传递信息、运送粮草。就拿广宗县城为例,非但县衙正门有一条直通南大门的通衢大道,其四面八方纵横交错的宽阔路面正可以快速连通四门,使得主将可以在战争中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及时作出人员、物资以及战术的调整。所以说,在古代的城市攻防战中,州县的衙门便是城内攻防的核心所在,若此处无序、混乱、乃至瘫痪,便极有可能造成整个战线的全面崩盘。黄巾军占领广宗城已经近半年了,想必已然了解到了其中妙处。 然而,无论什么时候,一场战争在进行之时,主将死亡,无疑会对军心士气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在热 兵器时代,军心士气对战争的影响已然被极大降低了。你便是如何害怕,心中如何没有底,只要听从上级的指挥瞄准开枪便可以,再没有力气,开枪总是能做到的吧?便是胡乱开枪,都有可能伤到敌人。而现代战争中,科技的进步正使得这种趋势愈加极端化,无人战斗机的普遍应用以及措不及防的无人坦克等无人驾驶的地面武装的问世,使得战争便仿佛打游戏一般,士兵们哪里又会紧张失措呢? 而冷兵器作战则不一样,军心士气一旦被打垮,则极易造成整体阵线的崩溃。因为他们所面对的,不是屏幕,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所经历的,不是经过镜头处理过的血红色,而是冒着热气的滚烫的鲜血,是战场上随处可见的残肢断臂。他们时时刻刻要近距离与敌人进行搏杀,时时刻刻要准备刺刀见血,时时刻刻要准备挑战生死的难关,不害怕才怪! 因此,张角的死,实实在在地将广宗城内黄巾军的心理防线摧毁了,其所造成的影响,对黄巾军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其实就连郭斌也佩服张梁,因为历史上他能在张角死后稳定军心,屡次打退皇甫嵩的进攻,后来广宗城内的这一支孤军,竟然是因为麻痹大意而被官军偷袭,才导致全面崩溃的。要知道,他们的对手可是汉朝的中央军主力啊! 然而,如今的局势,与历史上却颇有不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