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后来,西汉董仲舒又将其简化,成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样,便在理论上为整个社会赋予了一整套制度,这一套制度便成为帮助统治阶级维持社会秩序的利器,是社会的根本制度,因此下克上便无法被人所容忍。 而直接挑战这一根本制度的行为,则被人称为“十恶”,遇赦不赦,一定要死的。所以说,当初在长社城外,朱儁欲将二十万黄巾降卒全部斩杀,在法理上是成立的。而若没有郭斌横插一脚,广宗城内的这十五万黄巾士卒恐怕也是这个下场。 因此,当上午时分官军以三十台抛石机进攻城内之时,城内的黄巾军确然认为自己除了死亡,怕是已经没有别的退路了。就在众人心灰意懒,想要死守广宗城,拼一个是一个的时候,郭斌敲开了广宗城的大门,给十五万黄巾军带来了新的希望。 就在褚燕欢欣鼓舞的时候,郭斌却开口给他们泼冷水了。 “这十五万普通士兵的性命,我可以保得住,至于黄巾高层...”郭斌面带憾色,停住了话头。 张梁三人顿时默然,原因他们自然是清楚的。 广宗城内这十五万黄巾军,让官军费劲了心力,更是逼着朝廷两度换帅,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当时固然是意气风发,名震江湖,可也在官军中结下了死仇,更是令得朝中忌惮不已。 因此,保下长社城外的黄巾俘虏与保下广宗城内的黄巾精锐的意义,大不相同,难度自然也相差极大。 当初的长社城外,并未曾进行过太过惨烈的大战,黄巾军虽然围住了长社城,其造成的危害却较之北路黄巾军小得多。而且南路大军只是一支黄巾偏师,其中上层将领更是在围攻阳翟县衙的大战中被郭斌以火箭屠戮殆尽。 而广宗城中皆为黄巾军中最精锐的士兵,太平道的骨干成员,大部分便在广宗城内。因此,广宗城中守军方能有如此战斗力,其战斗意志方如此顽强。 自古以来,百姓如羊,为官如牧。因此,朝廷不怕百姓,最怕的就是有人带头作乱,所以对待起义军中不同地位的人,态度也是大不相同。普通的小兵,朝廷或者可以不闻不问,轻轻放过,然而领头之人却必须要严惩不贷。 所谓只诛首恶,胁从不问。中国自古便有“人多无罪”的说法,或者与历代王朝对待起义军内部的区别对待有极大的关系。 张梁等三人知道,郭斌能够保住广宗城内十五万大军的性命,已然是侥天之幸,再要将黄巾军首领的性命保住的话,确实是太过为难人了。因此,张梁长叹一口气,道:“潜阳能够保住众兄弟的性命,自我张梁以下,太平道上下已然极感盛德,岂敢再有奢求?” 郭斌道:“大贤良师故去之时,所言未尝不是一条路。”顿了顿,又缓缓开口道:“此去向北,中山、上党等地山岭纵横,岂非英雄栖身之所?”说道这里,便闭口不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