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设计-《重生东汉末年》
第(3/3)页
由于古代建筑材料的易燃性和火灾会引发的巨大损失,中国古代的城市里基本都有宵禁的规矩。到了晚上,非但不能出门,更不能点灯、点火,汉代的法律就有所谓“百鼓之后燃火者鞭一百”。这种对纵火犯毫不纵容的态度,努力学习中国文化的日本,直到今天还保留着。
因为南宫便是因为火灾而毁于一旦,重新修建的时候,其防火性又成为一项重要的指标。
这最重要的两项要求,郭斌已然有了对策,因此在给工程师们开会的时候,郭斌极具建设性地指示又一次镇住了场子。已然成长了一年多的阳翟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们没想到,自己等人在研究了一年的建筑技巧后,在面对郭斌浩如烟海的知识储量时,还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关于防火的问题,其实是最好解决的,那就是改变建筑材料。当初的建筑材料不都是土木所建的吗?不是易燃吗?那就全部换成钢筋混凝土的结构。
关于御寒的问题,郭斌则仿照后世故宫的建筑方法施行。他曾在前世看到过一则关于故宫取暖的报道,虽然记不精确,其原理却深刻在其脑中,那便是地炕。
烧火炕是北方农村民居传统的冬季取暖方式,便是生活在南方的小伙伴,在发达的互联网科技的推广下,也都知道东北地区的民居之中取暖用的是火炕。而在故宫之中,则是将火炕建在整座宫殿的地下,称为地炕。
郭斌将地炕的原理对工程师们说知,其实也不难,有了阳翟县西城区地暖建设经验的工程师们一点即透,便是在建造宫殿之前,先建上烟道,并在宫殿外面建筑火炕口用来填装木炭或者煤炭。
这还不算,郭斌要求宫殿的墙壁也是双层的,中间连通烟道,当在火炕口点上火之后,热气便会顺着通道一路流动过来,并通过精心设计、极难被人发现的排气孔排出来。这样的双层墙,具有阻隔热量的功能,非但能在冬季保暖,还能在夏季保持室内的凉爽,更增加了宫殿墙壁的牢固程度。
除此之外,郭斌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几个小设计,比如穹顶。他给建筑师们的建议是,在重建云台的时候,采用穹顶的设计。这样便会显得空间更加巨大,人在里面说话的时候便会产生回声,在如此庄严而神圣的地方采用西方教堂的建筑方式,其作用似乎是具有一致性的。
原本,穹顶的建筑需要繁复的数学计算和力学基础,郭斌还担心阳翟的建筑师们的水平。这个时候,长期普及义务教育以及在伏龙山庄学堂和阳翟县学中进行的物理学教育派上了用场,建筑公司的高层甚至找到了研究郭斌力学三定律小有成就的司马徽出山,为他们设计图纸。
南宫的修建不容有失,是阳翟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门面工程。因此,他们动员所能动员的全部力量,使得南宫的建设成为阳翟县科学技术力量和设计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重建的南宫,以其高超的建筑技法,革 命性的设计思路、天马行空的设计理念和数学、力学知识的合理应用而名震海内,在这个时空的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