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拼斗-《重生东汉末年》
第(2/3)页
再看此时场中,两人的拼斗与方才又是另一番光景。
那青年的齐眉棍使将开来,无论竖批还是横扫,都是威猛绝伦,步步紧逼,声势极大;再看郭斌,或是以枪尖贴到对方棍上,顺着其攻来的力道卸将开来,或是抖动枪尾,使枪头旋转着攻进去,便似出洞的灵蛇,虽没有花哨的套路,枪头一挑或枪身的一抖之间,却无不是攻守兼备的杀招。
郭斌之所以未曾用上从马元义等人处学来的杖法所衍生出来的枪法招式,并非因为瞧不起对方,反而正是因为对对手的极端重视。盖因无论是六合杖法亦或者是擒龙杖法,郭斌虽偷学了几招,所学却并不全,其运劲使力的法门也只能自行揣摩。故这套改装而来的枪法于一般的江湖拼斗时固然可以惑人耳目,于高手对决时却决然不敢使出来。
因为自己对这套杖法理解的不透彻,所学招式又不全,故虽然声势骇人,却总是似是而非。若以之用于高手拼斗,一个不慎便极容易被对方抓住机会反打一波。长兵器作战最忌讳的便是气势被敌方压住,一旦处于劣势,想要再扳回来便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出于以上种种考虑,郭斌便毅然决然地舍弃自己尚未完全领悟的枪法套路,而完全凭借自己这一年多来习练道家内功所增长的五识,以百鸟朝凤枪法的前十招应敌。招式简洁,动作短促而干脆,一丝一毫多余的力量亦极少浪费。
而对手的棍法却似乎多了一点草原上常用的狼牙棒锤击的招式,一下下力大招沉,狠辣异常。除此之外,又糅杂了枪法刺击的法门,结合棍法横扫的技巧,这一支齐眉棍竟仿佛让那青年使出了花一般,眼花缭乱,偏偏却又凶狠凌厉。
要说郭斌,平日里练枪的对象,不是关羽就是张飞,再加上见识了太平道一脉杖法的套路,眼界着实宽了很多,枪法的进境堪称神速。此外,一年多来勤加习练内家功夫,无论是力道还是持久力,郭斌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耳力、眼力、以及对内劲的把握,也远超一般的江湖武师甚多。
这以上种种叠加起来,使得其百鸟朝凤枪法前面的十招基本招式愈加精准而灵活。本来这百鸟朝凤枪法,最需要的便是使用者具有敏锐的六识和丰富的作战经验。敏锐的六识可以使你准确地躲避敌方的进攻,战场上极为混乱,不时会飞来一只冷箭,身后或者又会伸过来一只长枪,敏锐的六识则可帮助你躲过这些明枪暗箭。
而丰富的作战经验,则会增长你的见识,百鸟朝凤枪法的特殊之处便在这里。
当你将前十式的基本招式融会贯通,使之成为本能之后,应敌时非但能及时变招,或攻或守随心所欲,更可以使你在对敌之时一眼看穿对方招式的组成。这种能力固然可以使你在攻守间进退自如,更可以随心所欲地将对方的招式模仿出来,在敌人心中形成巨大的心理优势。
而当每次对战过后,思索对手招式也会使得你经验越来越丰富,将对手的招式融入自己的枪法之中,这才是百鸟朝凤枪法的真谛所在,也是其厉害之处。百鸟朝凤枪法的练习之路,是没有尽头的,说的便是这个理。
此时的郭斌,虽然正在对战之中,精神却已进入一种奇异的状态。无悲无喜,心平气和,抛却胜负生死,全身心地投入进对敌方招式的琢磨和极速的反应之中,虽然分分秒秒都有极大的危险,稍一出现失误,便可能是骨断筋折的风险。然而郭斌与那个青年都知道,此时的二人还是均势。
别看那青年攻得猛恶,所谓刚不可久,柔不可守,以如此攻势,体力的消耗定然要比郭斌大得多了。虽然目前两人用的都是木质兵刃,身上又没有披挂铁甲,可一旦因气力不济而稍有破绽之处,便极有可能被对方乘隙而进。此时以兵刃相斗,只要被对方攻到,轻则受伤,重则毙命,较之之前的拳脚相斗,凶险之处不可以道里计。
然而,这一场均势的战斗,在外人看来,却是胜负分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