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交州之行(二)-《重生东汉末年》
第(2/3)页
当下,郭斌命管亥带着护卫们并护送着马匹,去城外隐秘处扎营,自己则带着关羽、张飞、董杏儿三人继续随着人潮往前走。他们一行五十多人,外加近百匹上等鲜卑战马,在城中着实太过惹眼,如果想要有何行动却是极不方便的。可若是由管亥带着他们去城外扎营,一旦有起事来,以郭斌四人的武功自可从容脱身,只要出了城,众人翻身上马,谁还能追得上?对于朱符,郭斌虽不至于太过顾忌,可是狮子搏兔尤尽全力,更何况他行事一向谨慎,如今又是处于人数上的绝对劣势呢?
对于郭斌几人的武功,管亥自然是极了解的,这四个人联手,若是想要逃跑,恐怕天下间没有人能留得住他们,有天南剑仙之称的士燮也办不到。因此,他在领命之后,只一抱拳便带着一众护卫转身离去,并未有何多余的动作,眼中与护卫们一样的敬畏之色,却是遮也遮不住。
郭斌看着管亥干练的身影,暗自沉吟:“经过这一年多镇守伏龙山庄的历练,管亥沉稳了许多。若是放在以前,他定要据理力争一番,誓死守卫在我身旁的。可是如今却不言不语地便执行命令,可见确是成熟了啊!”
可是他哪里知道,不只是管亥有了变化,他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当初的自己虽靠着一点小小的运气和天生的神力打败并收服了管亥,可他周身傻里傻气的屌 丝气质,如何是能轻易遮掩得住的?说句不好听的,当初的管亥身负一个山寨三百人的生死,他们朝不保夕,连饭都吃不上,郭斌肯接受他们,那是求之不得啊!既然收了他们做家奴,起码要管饭不是?
因此,当初的管亥所以全力护卫郭斌,既是看在他飞速进步的武功上,更是为了保全伏龙山庄中三百余口的性命,这饭辙不能不管啊!当然,郭斌那经世致用,带领整个山庄发财致富的才能,也是管亥折服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要说敬畏,那是扯淡。
可是,这近两年来,郭斌崛起的经过管亥都看在眼中。他是亲眼看着郭斌如何从一个山村中的穷小子一步一步走到名震天下,受到天子器重,外族畏服的地步的。可是这个耿直的汉子离得郭斌越近,却越瞧不大懂他,为何郭斌的头脑中竟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为何他的武功竟然进步如此神速?
抛开这些,让管亥说不出来,却又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还是郭斌日益增强的上位者气息。
郭斌本便是重生而来,对三国历史颇感兴趣的他,对这个天下的大势了如指掌。况且,他身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四有青年,又不会如汉朝“土生土长”的民众一般,天然便对天子,对家天下的天子制度发自内心的敬畏。因此在熟悉郭斌的人看来,他的身上颇有一种睥睨苍生,傲世天下的豪情。这种本质上源于二愣子性格的精神特质,展现在外,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领袖气质,自然而然地吸引着社会精英围绕在他的身旁。
所谓居移气,养移体。一年多的摸爬滚打,南征北战,使得郭斌身上多了一种一年前尚不存在的杀伐果决。这种经过浴血奋战,经过摧锋陷阵磨练出来的胆魄,普通人便是被瞧上一眼亦要吓得双股战战。这种气质,一直跟随郭斌的关羽、张飞、董杏儿诸人或许没有察觉,可分别一年有余的管亥,却是感触尤深。
在管亥看来,郭斌虽依旧是平时那种大大咧咧,温和随性的性子,可周身散发出来的气势和举手投足之间的气派,着实令人畏服。没看到,便是高傲如关羽,没心没肺如张飞,对郭斌都是毕恭毕敬,丝毫不敢放肆吗?对于自己的改变,或许关羽、张飞这两位高手自己都未曾觉察。可威望是平日里日积月累形成的,他们视为平常的习惯,自也是一点点慢慢形成的。管亥看得出来,关张二人对郭斌的敬畏服从,是发自真心、自然而然的。若说关张二人是世之虎将,那能够收付这二人的郭斌呢?
因此,自从郭斌征战归来,管亥便抛却了一切顾虑,一心一意护卫郭斌,凡是主公做出的决策,他都坚决支持;凡是主公的指示,他都始终不渝地遵守。而自他掌握了郭斌的亲卫部队后,更是将这种观点带到了部队中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