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六章 亲事-《锦屏记》


    第(2/3)页

    “娘,”郑好儿哭道,“我替娘给姨妈磕头。”

    郑好儿说着,便也跪下,要给齐二夫人磕头。

    齐二夫人忙抱住郑姨妈,又让人将郑好儿扶起来。

    “罢了,罢了,咱们姐妹,你何须如此。”

    “大姐你这是答应了。”郑姨妈。

    齐二夫人瞟了一眼哭的梨花带雨的郑好儿,点了点头,心中打定了主意。

    齐二夫人答应进宫去找贤贵妃想法子,郑姨妈和郑好儿便回到香萝院听消息。

    只是过了晌午,齐二夫人都没有出府,反而传来齐二夫人病倒了的消息。

    郑姨妈顿时慌了,又忙到祈年堂来。

    齐二夫人只穿着家常半旧的袄裙,披散着头发,紧皱着眉头躺在榻上。

    郑姨妈忙上前问候,齐二夫人就说是犯了头疼的老毛病,根本起身不得。

    郑姨妈顿时急的出了一身的冷汗。

    “这两日那文书就要送到刑部去了,若是盖了刑部的大印,便是神仙也救不回朔儿了。”

    齐二夫人就说她也着急,但是身子不争气。

    “这是老毛病了,说是头疼,还不如说是心病。”

    “大姐的心病?”

    “就是仪儿的婚事。”齐二夫人叹气道,“每次我进宫,娘娘总会问起。仪儿也不小了,这亲事还没头绪,哎。”

    “大姐怎么会为仪儿的亲事犯难?”郑姨妈不解。就算没有宫里的贤贵妃,凭齐仪的样貌人品和家世,也不愁找不到合适的女子。何况,府里明眼人都看得出,容氏是中意颜明月做齐府的五奶奶的。

    “本来也不犯难的,”齐二夫人说着也伤心起来,“我当着奴才们的面,被打了板子。便是娶了哪个进门来,又怎么会将我这婆婆放在眼里。就算那极好的,也不过是面子情,那背地里,连同那些陪房,都不知会如何看待我……”

    原来齐二夫人是担心在新媳妇跟前没有威严,这个担心,还真不是杞人忧天。郑姨妈一时无语。

    “若是有个知根知底,贤淑大度,真心孝敬我的媳妇,我这心病也就能去根了。”齐二夫人道,期盼地看着郑姨妈。

    “这……”郑姨**心咯噔的一声,沉了下去。

    ………………

    京城迎来了入冬以来第一场雪,抱朴园的枫树叶子已经差不多都落光了。

    荀卿染一个人坐在暖阁的炕上,方才郑元朗过来坐了一会,齐攸送了郑元朗出去,一时半会不会回来,因为他说要趁便出去遛遛马。

    许嬷嬷领着小丫头端了托盘进来。

    “刚煮过的**,还有刚出炉的点心,奶奶尝一尝。”许嬷嬷从托盘上取了两盘点心,又从银壶中倒了一杯热**,放到荀卿染身前的案几上。

    荀卿染闻着淡淡的奶香,还有点心散发出的诱人味道,觉得胃轻轻的蠕动了起来。她最近食量大增,一日三餐早就满足不了她,因此这样的茶点每天总要吃上几次。

    “这个孩子,可比瑄儿能吃多了。”荀卿染道,便捻起一块点心。香软的点心就着浓香的热**,荀卿染只觉得胃里无比舒适,浑身都变得懒洋洋地。

    “奶奶胃口这样好,这一胎肯定是个结实的哥儿。”许嬷嬷笑着道,“说起来,唐大*奶这次害喜的厉害,才几天,人就件瘦了。”

    “她这是刚怀上,熬过这个月就好了。”荀卿染道。

    麦芽再次怀孕,不仅唐佑年,荀卿染和齐攸也跟着高兴。

    “瑄儿、福生和糖糖,有人看着吧?”荀卿染问。

    “回奶奶,奶妈们都在,金铃也带着人在旁边伺候那。”许嬷嬷道。

    “那就好。”荀卿染点了点头,“唐大*奶去了桔梗那?”

    “是的。”许嬷嬷道。

    “也好,她们自小无话不谈,她去劝说,我就完全放心了。”荀卿染道。

    “桔梗姑娘不过一时转不过弯来,这些日子,也该想通了。”许嬷嬷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