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公主入朝听政-《穿越从贞观开始》


    第(2/3)页

    “儿臣有事要奏。”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高阳公主从袖子里面拿出了一本册子,递了上去,道:“儿臣喜得一文,要献予陛下。”

    “胡闹!”不少的文臣低声说道,一个个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好,好,好。”李世民微微一笑,假装翻开册子,然后递给了身边的内侍,接着对不远处的孔颖达道:“孔太傅,你是本朝学识最渊博的,你来看看漱儿这文写的如何?”

    一名内侍小步来到了孔颖达的身边,将小册子递给了孔颖达,孔颖达接过来一看,眼中露出一丝疑惑。

    然而,翻开一看,整个人精神不由的一震,低声念道:“《百家姓》,李窦长孙,崔卢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敢问公主,这文章是何人所著?”

    “自然是我。”高阳公主说道。

    “当真?”

    “当真!”高阳公主相当自信的说道。

    “孔太傅,你觉得高阳所书如何?”李世民再说这句话的时候,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之色,露出自豪的表情,这更是让众人更加的疑惑了,这高阳公主到底是献上了啥东西啊?

    “好,好,好!公主之才情,大唐少有,吾自愧不如也。”孔颖达不由的说道:“此文章虽看似简单,然却朗朗上口。”

    孔颖达虽然古板,但是为人还是很正直的,是对就是对,是错的就是错的,从来不会遮遮掩掩,拐弯抹角。是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的。可以说整个大唐最值得令人敬佩的,不是大喷子魏征,而是孔颖达。

    “朕也是同孔太傅一样啊,这确实是一篇奇文也,孔太傅,若是以此文为百姓为儿童的启蒙之文,孔卿认为如何?”李世民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露出的自豪之色更加的浓郁了。

    “善,大善!”孔颖达向高阳公主微微拱了拱手,道:“老夫代天下的读书人,多谢公主殿下赐书之恩。”

    “孔太傅客气了。”高阳公主微微一笑,看来这一千两黄金相当的值钱啊。

    “李窦长孙,崔卢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见到众位大臣一脸的以后,孔颖达站了出来,大声的朗诵了起来,虽然这只是百姓的姓名,但是编排的朗朗上口的,最适合幼童的教育了,对于身处于教育事业最前沿也最有权威的孔颖达,自然是一眼就看出来了这篇文章的价值了。

    那些五姓七望的官员听到了开头的内容,暗叫一声不好,这分明就是为了打压自己弄出来大。然而孔颖达都已经认同了,他们就算是想反对,也得多多少少给孔颖达点面子,毕竟孔颖达可是孔子的直系嫡孙,孔府的掌孔人,孔府在所有读书人的圣地。

    “宣旨,将《百家姓》交由宫中印刷十万册,然后发放天下。”李世民得意一笑,道:“高阳公主,献文有功,利于教化,功于千秋,改高阳公主为安国公主!食禄五千!”

    “陛下,不可!”

    “陛下,国朝没有先列,不可开啊!”

    “陛下,不可啊!”

    “陛下,此先例不可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