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留城,是张超发迹之处,但为了以后的大局确也是不得不弃。可是他坚信,总有一天会杀回来的,那个时候,陈留就将永远是他的陈留了。 城中七万百姓,还有一些不愿意离开的城防兵,就这样站在城头上,城门口,看着张超他们离去,一股复杂而无言的心情萦绕在他们的心上... ...... ...... 192年五月,天朝历记载。太祖张超开始了由陈留迁往并州的举措,此举历时两月。 三万多人的队伍由陈留城开始向西北方向的朝歌进发,一路之上,声势浩大,影响广泛,消息便有如劲风一般的传了出去。引来的第一个让人措手不及的事情便是有着更多的流民加入到了队伍之中。 这些流民不同于陈留居民,他们并没有稳定的住处,多是因为战乱而背井离乡。对于他们来说,己经不敢在奢望什么了,如何找到一个新家,一个安定之所才是王道。 这样的人,多半也是没有财力之人,往往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不知何时就会饿死在道边之人,这样的条件更没有哪一个城池愿意收留他们。 这样的人,突然遇到了张超大军,会发生什么事情便是可想而知了。 仅仅是从陈留走出来的第一天,便遇到这样的流民近千人,他们加入到了队伍之中;到了第二日,人数猛增到了一万余;在到距离朝歌仅有七十里里,整个流民人数达到了七万,加上原本的三万陈留居民,总人数达到了十万以上。 这个数字每天都会发生变化,有跟不上队伍,没有粮食而饿死的、也有重新加入的。 “主公,十万人了,这么多百姓跟着,我们的行动速度根本就快不了呀。”随军军师鲁肃拿着刚刚得到的调查报告,骑马来到了张超的阵前。 “我知道了,愿意跟着就跟着好了,如果他们可以坚持下来,到了并州我不介意给他们一个公平的机会。”张超一脸的淡然。 如果说是刚刚来到这里,眼看着每天要饿死数百上千人,他不可能无动于衷。可当看惯了这样的事情之后,那一份怜悯之心也只能放于心底了。 一个人如果手中有十个馒头,除了满足自己之外,至少可以帮助两个人以上。可当你身边还有亲人朋友需要馒头,你的仅够糊口之用,此时又出现了十几个素不相识之人,你的选择就会变得很肯定了。 鲁肃虽然同样心怀仁慈,可是此时也知道不能义气用事。流民这么多,如果一旦开启了这个口子,那便是有多少的随军粮食都不会够的,真在影响了军士的伙食,那安全谁来保障呢? 张超注意到了鲁肃那带着一丝忧伤的表情道:“好了,子敬无需太过难过。这并不是我们的错,而是乱世之罪。如果想改变这一切,就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重新制定秩序,建立一个让人人能吃饱饭,人人都有事做的社会,而这个重任现在就落在我们的肩膀上了,吾等要为之去努力,知道吗?” “是,主公之言,子敬记住了。”鲁肃连忙点着头,又道:“照这样的速度,明天或许就可以到达朝歌县了,到了那里,或许能多弄一些吃的,可以保住更多人的性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