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实海上发射,火箭起飞之后风险就降低很多了。 因为最困难的一步,实际上就是起飞阶段。 这和海上发射的特点相关,渤海的风浪虽然很低,而且发射平台的基座深入到渤海的海床之上。 但是,依然风浪依然会对平台造成厘米级别的晃动,这种晃动是不可避免的。 火箭发射最怕的就是姿态不稳定,而这样的发射环境无疑是对姿态调节系统,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火箭起飞成功,基本上算是度过了最困难的一步! “清河,光学跟踪正常!” 因为是在渤海湾进行火箭发射,火箭很快就越过了半岛,到达了西太平洋的上空。 “远洋七号,雷达跟踪正常!” 远洋七号,是在去年刚刚下水的新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升级,拥有更好的电子设备,更长的海上任务时间。 目前部署在西太平洋北部,北纬六十度左右。 长三乙-改四K型,在118秒之内,就进入了上层大气之中,爬过了上百公里的高度。 “火箭助推器,分离成功!” 长三乙-改四K型拥有四个助推器,可以在火箭起飞过程之中,提供较大的推力,帮助火箭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达到地球逃逸速度。 在惯性的作用之下,火箭在助推器分离之后,继续向着太空之中进发。 第147秒,一级火箭完成了自己的发射使命。 “一级火箭,关机成功!” “一二级火箭,分离成功!” 到了火箭发射的后期,基本上和陆地发射程序没有任何的区别。 需要面临的关键节点,都是一样的。 张星扬原先有些紧绷的脸色,也放松了下来。 第229秒,卫星整流罩分离成功。 第332秒,二三级火箭分离成功! 第1473秒,星箭分离成功! 两颗气象卫星和两颗商业卫星,都顺利进入了各自的轨道之中,没有出现任何的差错。 指挥船之中,大家都十分兴奋。 这一次发射的卫星,相比较于之前发射的载人飞船,根本不算什么。 但是这一次发射的地点很特殊,这也是大家最为高兴的地方。 海上发射的成功,意味着未来他们可以让火箭在纬度更低的地方进行发射,最大限度的节省火箭燃料。 虽然目前南海边上的文昌发射场,已经顺利建成投入了使用。 但是它距离赤道,还是有很远的距离,不能够最大的限度节省火箭发射燃料。 张星扬走出了指挥舱,双手趴在船的栏杆之上,看向无边无际一片蔚蓝的天空。 渤海的天气,似乎要比南海好上很多,海水也没有南海那样的深蓝色。 但是作为海上发射火箭的起点,已经能够让张星扬感到满足。 当然,他的想法自然不会仅仅局限于小小的海上发射平台。 在未来,赤道海面上,还漂浮着另外一个庞然大物! 承载着人类天梯,在国内被誉为“通天建木”,在国外被称为“巴别塔”的太空电梯的承载基地。 排水量达到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记录,超过百万吨。 面积堪比一个人类小镇,真正的工业奇迹! 比起那样的奇观,他们现在排水量不过三万多吨的海上发射平台,就好像是面对着航空母舰的小舢板一样,不值一提。 但是,小小的舢板,迟早有一天能够发展成为航母。 总有一天,建木号会在努力之下,重现于这个时代! 求月票,求月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