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迟余暗暗打定主意,自己要多学一些语言了,至少一些主流的语言,还是要学一学的,跟别人交流只能靠翻译的感觉,太折磨人了。 或者至少带个翻译,让老赵当翻译,迟余总感觉他会跟郭德刚一样。 “嘿,赵,迟,方便一起喝杯酒吗?” 这时,一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白人帅哥,举着酒杯走了过来。 一问名字,得知叫做罗德里格-科特兹。 是一个西班牙的电影人,是一名导演、编剧、制作人加剪辑。 简直就是老赵的翻版。 甚至老赵做的,比他还要多。 在九项提名里面。 演员和原创歌曲是独属于迟余的奖项,剧本是两人共同的奖项,最佳电影是剧组共同的奖。 而剩下的五个奖,就都是老赵的奖。 也就是说。 老赵在《活埋》这部电影里,做了导演、编剧、摄影、剪辑、音效、特效,还包括没有提名的配乐,以及道具。 有人主动攀谈,老赵挑了挑眉,举着酒杯:“为什么不呢?” 罗德里格-科特兹一开口就是抱怨:“赵,迟,你们知道吧,看完你们的电影,我感觉自己好像也有这么一个想法,然后被你们捷足先登了。” 老赵笑了:“你知道,在我们那里,有一个成语叫做,英雄所见略同。” “是的是的,就是这种感觉!中文真是太棒了!” “我也喜欢你们的西班牙语,我去过你们那里,很喜欢那里的悠久的历史。” 两人互相吹捧之后,就进入了主题。 其实是罗德里格-科特兹的主题,他显然很欣赏《活埋》这部电影。 他一通说,几乎分析了电影里的所有细节,然后又说了一句:“不过,如果是我拍的话,我会拍的更绝望一点。或者说,让观众看完之后,产生一种怀疑,怀疑那些人,到底有没有采取救援运行!” “你牛逼!” 老赵竖起了大拇指,迟余也是一下子有些毛骨悚然。 “哈哈!” 罗德里格-科特兹得意地挑了挑眉头,然后说道:“那么,可否把这部电影的英语翻拍权,卖给我呢?” 原来是想翻拍。 那自然是件不错的事情。 老赵也不是没有想过,有时间自己再拍一版国外版的,那样的话,就能拍出不同国家版本的《活埋》来。 但是这样一来,工程量就太大了。 而且这个小电影,不值得牵扯他太大的精力。 至此为止了。 于是老赵笑着举起酒杯:“为什么不呢?” 随后就是谈价钱。 两人都是导演,又都是身兼数职的艺术家,于是一个半买半送,另一个同样半买半送,最后就以一个看起来很合理的价钱,完成了翻拍权的转让。 整个过程看起来很不符合商业行为。 当然,这个翻拍权,仅限于英语翻拍权。 至于其他国家的翻拍权,有要买的,自然也是可以卖的。 但到他们第二天退了酒店房间,准备离开戛纳这座美丽的城市时,也没有第二个人来问翻拍权。 …… 结束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就在国内大部分媒体翘首以盼,等着老赵和迟余一回来,就立刻采访到第一手消息时。 你方唱罢我登场。 西班牙。 迟余和老赵已经来到西班牙,并且坐到了颁奖会场,一个相对没有那么偏颇的角落里,等着西班牙戈雅电影奖的开幕。 这是一个其实重量远不如戛纳的奖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