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绸缪-《大明匹夫》


    第(3/3)页

    要不是明末天灾人祸,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的百姓没有吃的,李自成凭什么起事? 国事又何至于糜烂如此?

    “那以公子所见,怎样才能让百姓吃饱饭?”

    杨先生目光扫过王泰,眉头一皱。

    他倒是想看看,这个王泰,到底能说些什么。

    “杨先生,我所做的一切,先生看在眼里,又何必再问。只是我位卑言轻,不能推到一省乃至数省之营田屯田,否则……”

    否则什么?

    大明王朝到了如此地步,只能是施以雷霆手段,大刀阔斧,披荆斩棘,若是再因循守旧,只怕历史一如既往,步步滑向深渊。

    “在下想问公子一句,公子所做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杨先生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着王泰,正色说道。

    “为了救救农民,为了我大明王朝,我华夏文明!”

    王泰面色渐红,似乎动了感情。

    “我堂堂天国,威仪四方,万国来朝,竟然落得今日之境地,为蛮夷戎狄肆意凌辱,天朝国威何在? 威仪何在? ”

    “王公子,想要振中华声威,谈何容易? ”

    杨先生摇了摇头,冷冷哼了一声。

    “士大夫纸醉金迷,党争不断,空谈误国;官军缺饷疏练,腐烂不堪,难当重任;民风萎靡,天灾人祸,百姓流离失所,嗷嗷待哺……”

    杨先生微微一顿,看着王泰,又是冷冷一笑。

    “王公子,你难道真的以为,凭你一己之力,仗着张名世和孙传庭的庇护,开垦些荒地,种些粮食,就可以挽这大明王朝的天倾吗?”

    王泰心头火起,这不是抬杠吗?难道说,什么都不做,才是智者所为?

    不过,这杨先生的话,倒是让他心里一动,不种些粮食,可以种些什么?

    “杨先生,知易行难,若是空谈,只会误国误民。在下不才,养活了十几万流民,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杨先生脸上一红,站起身来,肃拜了一下。

    “王公子至善至仁,在下佩服之至!”

    王泰微微一愣,随即笑了起来。

    “杨先生,你今日前来,不光是给我拜年的吧?”

    二人四目,都是哈哈笑了起来。

    “王公子,你一年功夫,创下了好大的基业。在下今日前来,是想在公子门下,讨一杯水酒喝的。”

    王泰微微点了点头,想起那些历史上的事情,心头微微一跳。

    “杨先生,听说你曾游历大江南北,广东和福建可否去过?”

    杨先生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公子,广东和福建东南沿海,在下曾经逗留一两年之久。不知公子想了解些什么,直接相告就是。”

    王泰抬起头来,看着杨先生,目光中的急切显露无疑。

    “杨先生既然游历广东福建达经年之久,那你可否听说过或见过一种农作物?”

    杨先生站起身来,肃拜了一下。

    “公子,请你明言就是!”

    杨先生下去,吴盛和王二从后堂出来,都是一脸的肉疼。

    “公子,又是几千两银子,你真是舍得啊!”

    “公子,你就不怕这杨先生一路南去,卷了银子,再也不回来吗?”

    王泰微微一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既然相信了他,还有兄弟们保护,就坐等消息吧!”

    几千两银子,相对于将来要顾及的大业,又算得了什么!

    给杨秦杨先生的红包,就是百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