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敕书-《重生东汉末年》


    第(3/3)页

    到了东汉年间,刺史的权力逐渐扩大。因为其多为天子信重之人,派遣刺史领兵作战之事便时有发生,而且刺史奏闻之事不必经三公委派掾吏按验,郡守、县令对之便颇为忌惮,甚至有因畏刺史而解印弃官之事。

    所以,此时的王允,仅为六百石的小官,因其为人耿直,又是名门之后,兼且极具才华,便被天子任命为刺史,协助皇甫嵩与朱儁,在豫州境内剿匪。

    天子刘宏接到王允检举揭发的信件,那肯定是又惊又怒啊!平日里那么信重的“左膀右臂”,竟然帮着黄巾贼寇反叛朝廷,简直是忍无可忍啊!于是,他便立即召张让进宫,怒气冲冲地指责张让,并要他交待实情。

    张让见到王允的奏折后吓了个半死,急忙叩头谢罪,却拒不承认罪行,反而说王允忌妒陷害他,说自己对陛下,对朝廷是如何如何忠心耿耿,没有丝毫与黄巾军私通和背叛朝廷之意。灵帝本就有意偏袒张让,加上被张让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自认为他无罪,也便不再追究。

    有时候便不得不说,这人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是什么样的身份,总是只会相信自己所希望的真相,而不会顾及证据。因为你一旦有了先入为主的看法,便会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这个观点找论据,找证据。

    刘宏虽然身为天子,其政治智慧也不容小觑,张让却早已将其研究透彻了,否则如何能十几年如一日地一直得宠?

    就这样,张让无事,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然而,这却害惨了上书的王允。本来嘛,人家王允忠心耿耿地利用刺史可以单独上书天子的权力,将张让违法犯罪的证据都给你摆那儿了。就算是证据不足,可你这个天子竟然让当事人张让看到了奏折原本,这不是蠢吗?张让能不把王允恨得咬牙切齿吗?

    于是,王允终于被下狱。

    这里就要说到名门之后的好处了,这王允虽然被下狱了,可杨赐知道他啊!因此杨赐就劝他,说:“你因事得罪宦官张让,一月之内,两次下狱,很明显他是有意和你过不去。如今你是凶多吉少,性命都难保。为了成就自己的志向,你又何必不先退让一下,忍一忍呢?大丈夫能屈能伸,如果只一味好强,恐怕他不会放过你,请你仔细思量思量吧!”

    可王允愣是梗着脖子,就是不听。

    如今,杨赐在府中与郭斌众人所商议的,就是如何上书天子,救援王允之事。

      


    第(3/3)页